k2网投:常用链接
- 线上服务大厅
- VPN系统
- 统一认证
- 财务系统
- 学生接诉即办平台
- 线下服务大厅
- 邮件系统
- OA系统
- 在线教学平台
- 校园卡服务
- k2网投云盘
- 场馆预约
- 招标公布
- 视觉识别系统
常用链接
建立健全“大思政”工作格局。成立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建思政相关部门作为成员单位,定期召开会议,协调推进重点工作。建立起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党委宣传部统筹、相关单位主责、全校共同参与的“大思政”工作格局。落实中央上好“大思政课”要求,积极推动构建学校主责、校企协同、社会支持、全员育人的“大思政课”工作体系,引领学生在校园和社会的大课堂锤炼本领、增长才干。不折不扣落实《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设立9个一级指标、28个二级指标、57项具体任务,体系化设计三全育人新举措 。
构建“三横三纵”学生工作体系。以校级、院级、学生基层组织为“三横”,党组织线、学工线、团学线为“三纵”,构建学生工作体系,出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体系及有关职责规定》,规范校院各级会议关于学生工作的议事内容,理顺各级组织间学生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实现校院生贯通、党团班联动,全面提升工作质量。以工作体系为依托,建立全员覆盖的本科生导师制度 ,精选468名专业教师担任学业导师,优选 2600余名教职工及离退休干部担任专属导师,让最优秀的教师培养更优秀的学生,用最贴心的行动关爱每一名学生。
构建“一体两翼”思政课程体系。以思政必修课为“一体”,以思政选修课和专题思政课为“两翼”,在讲解基础理论体系和价值立场的基础上,开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大国领袖、党史导学等课程,紧盯重大理论创新和时政问题,持续扩展学生思想视野。找准行业类高校专业育人与思政育人的结合点,形成“思政课讲出专业情”的k2网投特色。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中设置“科技创新与强国使命”专题,邀请院士、总师等科研团队参与授课。学校思政课教师连续三年八次应邀于央视“百家讲坛”讲述航天精神和航天文化。建立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集体备课机制,“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工作团队”获批工信部思想政治工作品牌团队。
扎实推动思政课教师队伍增量、保质、培优。把思政课教师培养和能力提升融入学校办学实践,建立思政课教师列席学校重要会议、重要调研的工作机制,支持思政课教师将所见所学作为生动案例,提升授课质量。举全校之力大力推动教师队伍建设,连续3年在职称评审中实施思政教师系列“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落实“六要”“八个相统一”要求,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提升方案》,构建教师三级培训体系,近5年来有8人次获得国家级人才项目及奖励荣誉,6人次获省部级教学名师、骨干等,近3年35岁以下青年教师获省部级教学比赛一等奖以上15项。增设专业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邀请知名中学校长进课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育思政课教师后备力量,助推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完善课程思政建设机制。制定《课程思政工作方案》,明确学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7项重点内容和16项主要举措,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提供制度支持保障。组建校级课程思政专家工作组,加强对各学院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凝练出150个校级课程思政案例。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开展深度合作,精选40个航空航天特色课程思政案例汇编成书,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的课程思政研究与建设能力。
构建系统完备示范课程体系。坚持“名师领衔、试点先行、质量为要、扎实推进”,推进一流本科课程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构建“国家级-省部级-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体系,获批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 、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5门 ,相应授课教师48人及团队7个获高校课程思政示范教师、示范团队认定。建设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36门 ,实现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学院全覆盖。
推动高质量工程教育课程思政科学发展。牵头成立高校工程教育课程思政联盟 ,党委书记任联盟理事长,加快形成中国特色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思政实践方案,实现“从科研到教学”“从教学到教学”“从人才到教学”“从实践到教学”,努力为推进我国工程教育内涵式发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获批建设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课程育人方向),组织第60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新时代“数字思政”创新发展分论坛、全国航空航天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论坛 、全国高校课程思政论坛 等重要会议,充分凝聚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共识。在新华网新华思政平台上线数字思政课程13门,累计超过9.5万人次学习,不断彰显课程思政“k2网投经验”示范效力。
面向未来,k2网投研究生教育将继续始终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提升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加快建设高质量研究生教育体系,为党和国家源源不断培养输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